專題
專題>
常用專題>
文化產業網>
產業資訊
東海“以花為媒”做活鄉村旅游產業
日期:2015-06-24 17:39 來源: 作者:
【連網】 “聽說東海要舉辦花博會,我們從徐州趕過來想領略一下其中百合公園的風采,沒想到我們來早了,不過沒關系,這百合公園的百合很給面子,提前開放歡迎我們的到來。我們驅車經過雙店鎮,看到花農們正在一車車的往外運送鮮切花時,讓我們感受到了東海人的智慧和勤勞。”日前,正在雙店鎮北溝村體驗采摘鮮切花的徐州游客白代坤向筆者說道。
火紅的五月,正是鄉村旅游的黃金季節。江蘇省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、“華東花都”中心種植區,雙店鎮北溝鮮切花生產基地熱鬧非凡,許多外地游客紛紛慕名來到基地賞花旅游、學習取經。據了解,到目前為止,共有來四面八方的近萬名自駕游和團體游的游人來這里感受“綠色農家游”的無窮樂趣,領略“華東花都”特殊的田園風光,分享勞動的快樂和科學發展給鄉村帶來的新成果、新變化。
為做足做好“花卉旅游”這篇大文章,東海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連片興建新型溫室大棚和現代智能溫室,擴大鮮切花種植規模,對道路進行硬化、綠化,路旁栽植垂柳、欒樹,配套建設橋涵、灌溉渠道。免費為每棟大棚通電通郵,安裝有線電視,通自來水,努力營造農民創業致富的溫馨家園、生態家園、綠色家園,形成集農民創業、科技推廣、觀光旅游為一體,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效農業示范園、田園觀光帶,把鮮切花基地打造成為全國繼昆明、凌源之后的第三大鮮切花產業基地,笑迎四方賓朋。加大鮮切花種植對外宣傳推介力度,東海鮮切花高效生態種植和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先后5次走進“央視”強勢媒體,成功舉辦過四屆花博會,名揚大江南北,叫響了市場品牌,讓全國各地的許多客商和游客紛紛前來參觀學習、洽談業務、投資興業。已成功引進多家國內外龍頭企業進駐花卉基地謀求發展,通過對鮮切花的深加工,增加產業附加值,使鮮切花種植由一產向二產、三產進軍。
為迎接假日旅游高峰的到來,東海縣多方協調,抽調專人,全力做好“花卉旅游”接待服務工作,在通往鮮切花基地路段上設立多個醒目的標志牌,還免費開辟“暢游‘華東花都’,感受生態觀光農業風貌”旅游專線,安排花卉公司員工、農技人員、種植示范戶、花卉“土專家”義務為前來學習取經的客戶傳授花卉種植技術和經驗,印發科技資料,打出花卉宣傳標語,設置基地簡介牌,讓游客看到了發展氣勢、取到了致富“真經”,一個個高興而來、滿意而歸。
花香引得飛蝶來。今年,東海縣重點打造國內最大的百合公園,100多萬株百合現已競相開放,成群結隊的游客沉醉在童話般的花海之中,藍天、碧水、百合、金島,織就了一幅休閑度假的綺麗畫卷,成為東海旅游的又一張靚麗名片。
在鮮切花基地,游客們結伴走進一棟棟大棚,走進花的海洋,在五顏六色花叢間、一棟棟泛起“白色光芒”的大棚前、垂柳綠陰小橋旁合影,留下美好的瞬間;有的游客還與花農一道為鮮花澆水、鋤草,采摘鮮花,體會花農的辛勞,分享勞動帶來的快樂。游客們在盡情享受美麗田園風光、親眼目睹鄉村日新月異變化的同時,更為東海人民堅持科學發展、銳意改革創新、做大做強花卉這一富民“朝陽產業”的實干苦干巧干精神感染。當一位來自北京的張先生了解到種植一棟香水百合短短4個月時間就能獲純收入4萬元,頂上近20畝糧田的收成時,十分驚訝,他說,照這樣發展下去,靠高效生態農業這張品牌,這里的人民都能過上花樣的幸福生活。
據了解,去年,僅雙店鎮鮮切花基地接待游客人數30多萬人,年旅游收入1000多萬元,吸納本地勞動力300多人就業。除此之外,東海縣黃川草莓、石梁河葡萄等一批特色鄉村旅游項目同樣運行的紅紅火火,帶動著東海經濟的發展,促進農民增收致富。(東海縣委宣傳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