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記者 袁春梅 通訊員 梁玲)當前,是水稻分蘗、大豆玉米幼苗生長的關鍵時期。面對“高溫烤驗”,7月2日,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市氣象局緊急發布《農業生產重要天氣應對工作提示單》,部署全域農業高溫防御工作,為農業生產送上“清涼指南”。
當前,我市夏收夏種工作已近尾聲,水稻處于秧苗向分蘗期過渡的關鍵階段,夏播的大豆玉米也正從出苗期邁向幼苗期,正是落實“一種就管”的關鍵時期。此次高溫過程持續時間長、影響范圍廣、強度大,猶如懸在農業生產頭上的“利劍”,稍有不慎就可能給農作物生長和畜禽、水產養殖帶來不利影響。
在種植業領域,不同作物都有專屬的“防暑套餐”。水稻田里,剛移栽的稻田要采用適時露田、濕干交替的水漿管理模式,促進根系深扎和分蘗早發,同時要抓住時機追施分蘗肥,為水稻生長補足“營養”;處于分蘗期的稻田,則需適當保持田間水層,為水稻撐起“清涼保護傘”。大豆玉米種植戶要靈活運用“以水調溫、葉面追肥”的妙招,利用早晚較為涼爽的時段進行澆灌、噴灌,降低高溫蒸發損耗,并適時噴施磷酸二氫鉀和植物生長調節劑,增強作物的抗熱“體質”。蔬菜、果茶種植也有講究,不僅要加強水肥管理,還要利用遮陽網覆蓋等方式降溫保墑,做好植株調控,采收后的蔬菜大棚及時拉秧清園,充分發揮高溫悶棚的作用。
畜禽養殖方面,養殖場紛紛開啟“避暑模式”。有條件的養殖戶充分利用風機、濕簾、噴霧、遮陽等設施,為畜禽打造涼爽舒適的居住環境,加強圈舍通風散熱。在飼養管理上,增加動物飲水供應,調整飼料配比,將飼喂時間選在較為涼爽的時段,減少各種應激因素。同時,防疫工作也絲毫不能松懈,要保持圈舍干燥衛生,及時清理糞污,嚴格做好消毒滅源和疫情監控,確保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,從源頭上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。
在漁業生產領域,養殖戶要對水電路、堤壩池埂、進排水渠道、養殖大棚等漁業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和加固,保障生產設施設備正常運行。水產養殖過程中,要加強水質管理,適當提高池塘水位,及時加注新水,科學使用增氧設備或增氧劑,確保水體溶氧充足,防止浮頭泛塘事故發生。此外,要強化養殖投入品使用監管,做好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。
“人熱了能躲蔭,莊稼熱了要靠科學管理來幫忙。此次高溫天氣對農業生產是一次嚴峻考驗,希望各地和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按照提示單要求,提前謀劃、科學應對,將高溫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。”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最近將持續關注天氣變化,加強技術指導服務,與廣大農戶共同守護“三農”成果。
總值班: 曹銀生 編輯: 陶莎
來源: 連云港發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