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,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.3%,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.3個百分點。接受采訪的國際人士表示,中國經濟頂住壓力、迎難而上,經濟運行總體平穩、穩中向好,在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的同時,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動力和確定性。(7月17日人民日報)
行至年中,中國經濟表現和走勢備受關注。GDP同比增長5.3%,高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,主要指標好于預期,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……今年上半年,在國際環境復雜多變、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,中國經濟頂壓前行、穩定運行、穩中向好,實現超預期增長,展現出強大韌性與內生動力,中國以高質量發展、高水平開放,為全球經濟穩定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,為世界經濟注入持久動力。
中國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穩經濟,有力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、提振全球市場信心。中國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和穩定錨。大力提振消費、提高投資效益,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;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,打造市場化、法治化、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,全力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;加快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……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,特別是在二季度以來國際形勢急劇變化、外部壓力明顯加大的背景下,中國科學應對、精準施策,頂住壓力、迎難而上,有力有效提升了經濟發展的動力活力,“穩”的勢頭持續,“進”的步伐堅定,“新”的動能累積,“暢”的循環改善。亮眼“半年報”充分證明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發力顯效,也給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。
中國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自身經濟穩定增長,為全球發展轉型注入新動力。上半年,各地加大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力度,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.7%,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.5%,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%左右,新能源汽車、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6.2%、53.3%,綠色產業繼續保持較高增速……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和創新前沿,中國加速構建創新驅動的數字生產力和綠色生產力。穩居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,高新技術企業約40萬家,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躍居世界第一,中國經濟的創新力迸發,新興產業茁壯成長,既推動國內產業轉型升級,也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信心與動能。
中國經濟有活力、市場有潛力、發展有韌性,以開放合作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。開放合作的中國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。中國有超過14億人口,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.8%,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%,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依然明顯,中國更新換代的消費需求、不斷挖掘的消費潛力、持續擴大的市場磁力,正給世界經濟帶來多方面的積極效應;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,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,擴大免簽國家范圍……面對風高浪急、更趨復雜的國際環境,中國不斷以更高水平的開放鏈接世界,以廣闊的市場空間、開放包容的投資環境、穩定的政策預期,與各方共享發展機遇,帶給世界穩定的發展預期。(高譚)
總值班: 曹銀生 編輯: 馬靜靜
來源: 連云港發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