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連網】2月28日下午,被當地人尊稱為“鄉(xiāng)村活雷鋒”的李埝鄉(xiāng)沃子村村民李善龍,頂著寒風,騎著摩托車從家里匆匆趕往該鄉(xiāng)五聯村,為那里的一位老人洗頭理發(fā)。這項每月例行的“義務”活動,李善龍已經堅持了35年。
李善龍
1986年,正在村小學任教的李善龍在一次學生家訪時,意外發(fā)現一位學生的爺爺因為下肢癱瘓常年臥床不起,導致理發(fā)成了難題。李善龍二話沒說,即刻返回家中拿來了理發(fā)工具為老人理發(fā)。當老人的兒子要支付理發(fā)費用時,卻遭到了李善龍的謝絕。
也就從這一天開始,李善龍就堅持義務為在校學生和村民理發(fā)。每次進行學生家訪時,都會把理發(fā)工具帶在身上,為年齡偏大、行走不便的村民們理發(fā)、刮臉、剃須。有幾年夏收秋種,李善龍寧可讓割倒的麥子被雨淋爛在田里,也沒耽誤過為村里的老人理發(fā)。家里兩個女兒相繼結婚、蓋房、生子,他債臺高筑,仍堅持為村民們理發(fā)分文不收。
35年來,李善龍不僅義務為本村的村民義務理發(fā),而且免費為學校的其他同事理發(fā)。只要是找到他理發(fā)的人,他一分錢也不收。從去年開始,退休后在縣城一家單位當門衛(wèi)的他,又為單位里的干部職工進行免費理發(fā)。
35年來,李善龍共免費給村民和殘疾人理發(fā)8000多人次,免收費用2萬多元。如今,他自己也已65歲,但仍然堅持為需要的人免費理發(fā)。他說:“都習慣了,更何況理發(fā)也不是什么力氣活,只要自己身體允許,我會一直為他們理發(fā)的,直到干不動為止。”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精神在發(fā)揚光大。
由于其工作成績突出,1991年被縣政府授予全縣優(yōu)秀班主任稱號,2002年被連云港市教育工會評為先進個人,2020年3月,其事跡在《東海日報》刊發(fā)。
現在,李善龍最大的遺憾事就是還沒有入黨,在有生之年加入黨組織成了他最大的愿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