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□ 田震 張艷艷 徐川 趙敏)中高考將至,考生的睡眠質量成為了家長和學生關注的焦點。連云港一四九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軍表示,長期睡眠不足不僅會導致注意力下降、記憶力減退,還可能引發焦慮、免疫力降低等健康問題。希望這份睡眠保障指南,助力考生以最佳狀態迎接考試。
考前睡眠至關重要,不僅是簡單的“休息”,更是為考生“賦能”。睡眠中的淺睡眠和深睡眠共同參與記憶的整合與強化,能提升創造力、數學解題能力和詞匯加工能力 。深度睡眠時生長激素分泌旺盛,長期熬夜影響身高發育,還會降低免疫力、加重心臟負擔,增加代謝性疾病風險。同時,睡眠不足易引發焦慮、煩躁,形成“失眠—焦慮—更難入睡”的惡性循環。
科學的睡眠策略,涵蓋作息、環境、飲食與運動多方面。考前不要突然改變作息,盡量維持原有習慣,平時睡眠不足者可適當延長30分鐘至1小時,最佳入睡時段為晚上10時至11時,最晚不超過晚上11時。在睡眠環境上,睡前1小時避免使用電子設備,用遮光窗簾或眼罩;室溫控制在20至24℃,濕度40%至60%;選擇高度適中的枕頭和軟硬適度的床墊。飲食要清淡,晚餐七分飽,下午3時后不喝咖啡、濃茶;每天30分鐘有氧運動,晚上8時后避免劇烈活動;還可以試試睡前洗熱水澡、聽舒緩音樂,或“微微張嘴”放松下頜的呼吸法。
家長要營造支持性家庭環境,減少焦慮傳遞,多鼓勵孩子;保持家庭環境溫馨、安靜;理性看待孩子偶爾的失眠,引導孩子通過正念冥想、深呼吸放松。
李軍提醒考生,非必要不服安眠藥,長期失眠需就醫;午睡不少于20分鐘,難以入睡時閉目養神也有效;若考前因緊張失眠,可嘗試“478呼吸法”,挺直身體,放松肩膀,讓自己的身體放松。慢慢地吸氣,直到吸到最大程度,同時數到4。在吸氣后,屏住呼吸,同時數到7。屏氣后慢慢地呼氣,同時數到8。這個過程反復幾次,直到產生睡意為止。
從長期健康來看,考生要培養可持續的睡眠習慣,每天固定時間起床,周末不熬夜補覺;良好睡眠的標準是30分鐘內入睡、夜間醒來≤3次、次日精力充沛,若持續失眠超過1個月,需及時就醫。
中高考是人生的重要節點,但健康才是持久競爭力的基石。李軍建議家長,與考生共同重視睡眠問題,用科學的睡眠管理提升備考效率,以規律作息和積極心態迎接挑戰。
總值班: 曹銀生 編輯: 陶莎
來源: 連云港發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