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
廣袤鄉野,蘊藏無限希望;振興征程,鐫刻奮斗足音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”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“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、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”。近年來,連云港的鄉村在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生活富裕等方面涌現出大量創新實踐和感人故事。
即日起,連云港報業傳媒集團推出“山海‘鎮’興連報行”全媒體大型新聞行動,走進阡陌縱橫的田野,傾聽泥土里生長的故事;探訪充滿活力的鄉鎮,見證產業蓬勃發展的生機;對話扎根鄉土的奮斗者,感受他們對這片土地的深情與堅守。我們將通過全媒體多元傳播手段,用一個個鮮活的案例、一項項詳實的數據、一幅幅溫暖的畫面、一組組生動的鏡頭、一場場線上線下活動,書寫出新時代的“山鄉巨變”。
?
(孫晨晨 李小龍 祁潔) 初夏時節,贛榆區厲莊鎮迎來櫻桃豐收盛景。紅艷飽滿的果實綴滿枝頭,在綠葉掩映下格外誘人,微風送來陣陣甜香。6月1日上午,第十六屆贛榆·厲莊大櫻桃采摘季開幕式在謝湖大櫻桃景區廣場開幕。這場以櫻桃為媒、文化為韻、產業為基的夏日甜蜜之約,不僅拉開了厲莊鎮農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,更見證了這片土地從貧瘠山地到"櫻桃小鎮"的華麗蛻變。
1.火熱,櫻桃園里迎來八方游客
6月1日上午,第十六屆贛榆·厲莊大櫻桃采摘季開幕式在謝湖大櫻桃景區廣場開幕。開幕式現場,民俗表演、農特產品展銷等活動輪番上演,吸引了數千名市民游客和客商前來參與。
舞臺上,隨著開場舞《幸福花開》的歡快旋律,一群身著艷麗服飾的演員們翩翩起舞,瞬間點燃了現場的氣氛。
舞臺下,各類農特產品展銷攤位前人頭攢動,熱鬧非凡。其中,謝湖大櫻桃作為當地的特色農產品,以其個大、味美、色艷的特點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品嘗和購買。這些甜美多汁的大櫻桃讓游客們大飽口福,盡享北緯35°的甜蜜滋味。“聽說今天是厲莊鎮櫻桃采摘季的開幕式,一大早便開車從市區趕過來。”市民王先生笑道。
除了新鮮誘人的櫻桃,游客們還能把“謝湖大櫻桃”系列文創產品帶回家,如造型萌趣的主題冰箱貼、設計雅致的金屬書簽,以及小巧精致的櫻桃鑰匙扣等,這些文創產品讓櫻桃文化得以延伸,也為游客增添了一份別樣的紀念。
就在前一天,5月31日上午,厲莊鎮在“山海甄選·連天下”農業大集上也大放異彩。大櫻桃特色專區令人眼前一亮,各家各戶的櫻桃攤位前都圍滿了人。櫻雋大櫻桃負責人車樹華滿臉笑意地說:“一上午就賣出了大概兩百斤櫻桃。”
2.破圈,40年走出一條“甜蜜之路”
如今的盛況讓人很難想象,40年前的厲莊鎮還是另一番景象。
當時的村民以種植玉米、花生等耐貧瘠作物為主,但由于產量長期受限,村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,一年也賺不到多少錢。
謝湖村老村支書回憶道:“那時候,我們村子窮啊,大家伙兒辛苦一年,也掙不了幾個錢。后來,我們黨總支組織人員去調研,發現咱們這兒的沙壤土透氣好、水質偏酸,特別適合種櫻桃。于是,我們就決定試一試,把首批櫻桃苗栽入了這片希望之土。”
櫻桃好吃樹難栽,櫻桃樹掛果就需要六七年的時間。為堅定信心、發展產業,厲莊鎮黨委班子費盡心思:請專家、學技術、搞電商、促宣傳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櫻桃種起來了,腰包鼓起來了,村民們種植櫻桃的信心也越來越足。
雖然櫻桃種植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,但櫻桃品種的更新換代同樣至關重要。為此,厲莊鎮省級大櫻桃標準園區研發中心啟動了種苗脫毒組培繁育平臺,積極引進和繁育適合本地實際的優良砧木和新品種。這一舉措旨在提高大櫻桃的品質和產量,進一步增加果農的收益,從而推動我市大櫻桃產業持續健康發展。
如今,厲莊鎮大櫻桃種植面積達1.53萬畝,年產優質櫻桃超千噸,年產值更是突破2.4億元。“謝湖大櫻桃”被評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,2024年還納入《中國農耕農品記憶索引名錄》,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與日俱增。
3.融合,農文旅盛會擁抱的“詩與遠方”
近年來,厲莊鎮錨定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路徑,精心謀劃鄉村旅游新業態。依托櫻桃特色產業,創新推出"櫻桃采摘季"主題活動,讓游客們在這里既能親手采摘新鮮的櫻桃,又能領略鄉村的寧靜與美好。同時,開發二龍山果園等景點,推出親子互動、自然研學等多元業態,既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,又帶動了鄉村旅游人氣,形成產業互促、農旅共贏的良性循環,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。
厲莊鎮從昔日的貧瘠山地到今日“櫻桃小鎮”的華麗蛻變,其成功的關鍵,在于走出了一條立足本土、科學研判、精準發力的特色產業發展之路。實踐證明,每個鄉村都蘊藏著獨特的“寶藏”——無論是自然條件還是文化資源,關鍵在于科學激活這些“沉睡寶藏”,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特色產業。厲莊的實踐不僅鼓了農民的“錢袋子”,更帶來了人才回流、觀念更新、鄉村活力的整體提升,實現了從“守故土”到“興家園”的跨越。
厲莊鎮相關負責人表示,厲莊鎮將在科學擴大櫻桃種植面積的同時,加快構建集種植、加工、銷售、旅游于一體的全產業鏈,推動櫻桃產業向規模化、標準化、品牌化、多元化方向發展,讓“櫻桃密碼”持續釋放動能,走出一條立足鄉土、科學精準、持久繁榮的振興之路,為鄉土中國貢獻更多“厲莊樣本”。
總值班: 曹銀生 編輯: 賈元元
來源: 連云港發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