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□ 武娜 許婷)在連云區連云街道荷花社區,有一位社區書記,她每日穿梭在街巷間,從居民的家長里短,到社區設施的規劃建設,樁樁件件,無不放在心上。她的身影,是社區里最溫暖的標識,她用行動詮釋著為民服務。她就是荷花社區2000余人的貼心“大管家”孫紅。她以26年的時光為墨,繪寫的不只是社區的變遷,更是一幅滿溢著為民情懷的動人長卷,讓每一位居民都能真切感受到濃濃的關愛。
用腳步丈量民心
26年前,年輕的孫紅懷揣著對社區工作的熱忱,踏入了荷花社區。度過了剛入職的懵懂期后,孫紅認識到,社區工作是連接政府與群眾的橋梁,是解決民生問題的前沿陣地。
“把自己的心和居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,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、越不過的阻礙?!边@是孫紅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。
剛到社區時,孫紅面臨的是一個復雜的環境:社區里居民眾多,需求各異,矛盾糾紛時有發生。為了摸清情況,孫紅挨家挨戶地走訪,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實際需求。
社區工作不能坐在辦公室里,要用腳步去丈量民心。無論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社區的小道上,還是夜晚的星光點點照亮回家的路,都能看到孫紅穿梭在社區各個角落的身影。
在中山東路139號樓201室,住著一位76歲的獨居老人孔繁富。老人最近碰上了一件煩心事:三樓南側外墻墻面脫落,每逢下雨天,雨水便順著縫隙滲進墻內,導致他家的內墻也滲水、發霉。無奈之下,孔繁富老人向孫紅反映了這一情況。
孫紅第一時間趕到老人家中,仔細查看了墻面的受損狀況,發現問題出在三樓外墻,維修難度較大,且涉及公共區域維護范疇,維修團隊評估需要動用吊車輔助施工。孫紅馬不停蹄地聯系物業和維修單位,組織各方共同商討解決方案,力求以最快速度妥善解決問題。
在她的積極協調下,專業維修工人迅速到位并開始施工。整個維修過程中,她密切關注維修進度和施工質量,嚴格把控施工安全,確保維修工作高效推進。很快,外墻滲水問題得到解決,內墻發霉部分也得到了全面清理和修復,孔繁富的屋內墻面重新恢復了整潔與干爽,老人臉上重現久違的笑容。
以腳步為尺,孫紅細致地丈量出居民們心底最真實的期盼。老舊小區歷經歲月侵蝕,房屋墻體斑駁、設施磨損嚴重,孫紅不辭辛勞地穿梭在一家又一家,每到一戶,都全神貫注地傾聽居民的心聲。有的居民擔憂改造期間日常生活會受到干擾,還有的對改造方案提出“獨到見解”。面對這些問題,孫紅始終面帶微笑,以談心和拉家常的方式,舒緩居民們焦慮的情緒,并且將每一個問題與建議記錄在冊。
歷經數月的不懈努力,老舊小區終于舊貌換新顏。寬敞的道路平坦整潔,居民們的生活環境更好了。同時,還解決老舊小區新能源車充電難問題,建成荷花充電站,曾經滿腹抱怨的居民們,紛紛豎起大拇指,對孫紅的工作給予高度認可與誠摯感謝。在這個過程中,孫紅與大家建立起了深厚情誼,真正成了居民心中的貼心人。
把居民當親人關愛
“只有把親人裝在心里才能做好社區工作,才能讓社區里充滿愛。”孫紅說。
莊小玲是荷花社區一位普通居民,她不僅要照顧年邁的婆婆和智障的小叔子,還要撫養兩個孩子,家庭經濟負擔沉重,生活十分困難。
在一次入戶走訪中,孫紅得知了莊小玲家的困境,決心幫助她。她深知當下最迫切的是緩解莊小玲的經濟壓力。于是她收集資料、整理申請材料,為莊小玲家申請殘疾人補貼和廉租房。很快,補貼和廉租房落實到位。
解決了燃眉之急,孫紅又綜合考量莊小玲的個人情況,為莊小玲在社區內尋得了一份家政服務工作。這份工作離家近,讓莊小玲既能安心工作,又不耽誤照顧家庭。
上崗后的莊小玲心懷感恩,憑借勤勞踏實的工作態度,贏得了雇主的高度認可,還逐步晉升為普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家政主管,收入顯著增加。
荷花社區依山而建,東西長約2000米,海拔落差300米,在一處大坡附近,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,周邊澗溝交錯縱橫。過去,老年人不得不前往山下的垃圾點扔垃圾,路途遙遠,對他們來說十分艱難。
為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,孫紅調查走訪,聽群眾意見,最終成功在山上老年人聚居的區域、靠近澗溝的地方,增設了30多個垃圾桶放置點。現在,老年人邁出家門幾步就能扔垃圾,不僅給居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,還讓社區的環境衛生得到了顯著改善。
“過去我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最東面,住在西邊的居民辦事、參加活動十分不便。我們提出探索建立‘支部+網格’模式,把支部建到居民家門口。在街道黨工委的支持和領導下,通過盤活閑置資產、爭取共建單位支持,成功打造了荷樂益家黨群服務站?!睂O紅笑著說。
服務站不僅提供助醫、助餐、助殘等服務,還定期開展健康義診、公益教學、愛心剪發、“荷邊小課堂”等志愿活動。在這里,居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,歡聲笑語回蕩在服務站的每個角落。
孫紅還建設3C公益碼頭陣地,吸引6家社會組織、12個社會公益項目、4名社會工作師入駐。常態化開展“連心家園”“康緣送健康”“心悅晚霞”等多個志愿服務項目,受益群眾累計超1000人次。
傾心澆灌幸福家園
元宵節前夕,社區里一片熱鬧景象,一場“做花燈、包元宵”活動正在熱鬧進行中。老人們戴著老花鏡,手指靈活地擺弄著材料,孩子們則睜著好奇的眼睛,圍坐一旁認真學習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,交流著制作花燈的經驗,歡聲笑語此起彼伏。
另一邊,包元宵的區域同樣熱火朝天。一雙雙巧手熟練地將糯米粉揉搓成團,再裹上香甜的餡料,不一會兒,案板上就擺滿了一個個圓潤飽滿的元宵,白花花、圓乎乎的,象征著團圓與幸福。
活動接近尾聲,居民們圍坐在一起,欣賞著親手制作的花燈,品嘗著剛出鍋的元宵。熱氣騰騰的元宵升騰起裊裊香氣,暖了胃,更暖了心。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,溫馨和諧的氛圍彌漫在社區的每一個角落 。
在孫紅看來,社區工作不僅僅是解決居民的實際問題,更要凝聚社區居民的力量,共同參與社區建設,打造美好家園。為此,她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社區活動,如文藝演出、志愿服務、親子活動等,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,增進居民之間的感情。
在每年的春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等傳統節日,孫紅都會組織社區居民一起開展慶?;顒印4蠹乙黄鸢溩印兆印⒆鲈嘛灒餐惺芄澣盏姆諊T诨顒又?,孫紅還會邀請社區里的孤寡老人、困難家庭一起參加,讓他們感受到社區的關愛和溫暖。通過這些活動,不僅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,也增強了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凝聚力。
除了組織文化活動,孫紅還注重發揮居民的主體作用,引導他們參與社區治理。她建立了社區居民議事會制度,定期邀請居民代表參與社區事務的討論和決策。在社區環境整治、垃圾分類等工作中,孫紅積極發動居民參與,讓他們成為社區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荷花社區的環境越來越優美,居民的生活質量也越來越高。
26年的時間,孫紅從一個年輕的社區工作者成長為一名經驗豐富的社區書記。在孫紅的心中,荷花社區是她的第二個家,而社區居民則像她的家人一般。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,詮釋著一名社區書記的為民情懷。
近年來,孫紅先后獲評“江蘇省優秀黨務工作者”“江蘇省三八紅旗手標兵”“江蘇好人”等榮譽稱號,不久前還榮獲“2024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”稱號,被社區群眾親切稱為“紅書記”。
圖為資料圖。
總值班: 曹銀生 編輯: 陶莎
來源: 連云港發布